做 IoT 模組、繼電器驅動、傳感器集線器時,往往遇到“主電源 24 V 或 85-265 VAC,本地卻缺一路 3.3 V 或 12 V”的尷尬。隔離方案體積大、成本高;線性 LDO 又燙得能煎蛋。LP2601 原本定位 5 V/100 mA 固定輸出,實測發現其 FB 腳基準僅 0.9 V,環路增益高,只要動一點“小手術”,就能做成 3.3 V-5 V-12 V 三檔可調的 Buck 小鋼炮。本文把改版思路、原理圖、BOM、實物照片、全套測試數據一次性開源,力爭讓大家“抄作業”也能一次過認證。

FR1:10 Ω/1 W 線繞,熔斷+浪涌限流
C2/C3:兩顆 2.2 μF/400 V 串聯,解決 265 VAC 下電容耐壓不足問題
ZNR1:可選 471KD10,滿足 1.5 kV 雷擊
IC 供電:自舉由 D1/D2 整流,無需輔助繞組,真正“兩線”輸入

僅動R1/R2兩顆1206電阻,其余器件完全兼容
電感量隨電壓升高適當增大,避免DCM過深導致紋波惡化
輸出電容耐壓按1.5倍裕量選取:3.3 V用10 V/220 μF,12 V用25 V/100 μF
官方EVB為單面FR-4,24 mm×18 mm,底層大面積GND2散熱。
高壓環路(LN→D1-D2→C2)與功率環路(C3→L2→D5→C5)面積<1 cm2,降低EMI
FB走線遠離SW,分壓電阻靠近IC,地腳單點連至C5負端,杜絕共阻干擾
12 V輸出時,在L2后端增加RC Snubber(100 Ω/1 nF)抑制尖峰,Vce峰值<650 V,仍低于700 V耐壓

| 檔位 | VOUT (No-Load) | VOUT (Full-Load) | Load Reg. | Line Reg. (90-264 V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3.3 V | 3.34 V | 3.28 V | ±1.8 % | ±0.9 % |
| 5 V | 5.02 V | 4.94 V | ±1.6 % | ±0.8 % |
| 12 V | 12.15 V | 11.89 V | ±2.1 % | ±1.2 % |
5 V/100 mA:η = 59 %(115 VAC),待機 62 mW
12 V/50 mA:η = 55 %(230 VAC),待機 71 mW
均優于歐盟 CoC V5 Tier 2 限值(< 150 mW)

3.3 V/100 mA:VRIPPLE = 48 mV(20 MHz 帶寬)
12 V/50 mA:VRIPPLE = 96 mV
均 < 150 mV 企業規范
10 % ? 90 % 階躍,SR = 250 mA/μs,VOUT 波動 ±6 %,恢復時間 < 400 μs,可直供 MCU + RF 模組
內置 150 mA OCP,打短 VOUT,芯片打嗝重啟,短路功耗 < 0.3 W,長期拔插無損壞
25 ℃ 環境,密閉殼內 45 min:
U1 表面 92 ℃,L1 85 ℃,FR1 78 ℃,全部 < 120 ℃ 降額限值

傳導:110/230 VAC L/N,QP 值余量 > 6 dB(CISPR14/EN55014 B)
輻射:30-300 MHz,QP 余量 > 8 dB,無需共模電感即可過 Class B
把 R2 換成 10 k 多圈電位器,即可 3-15 V 無級可調,小功率風扇、運放虛地、LED 恒流統統搞定。
若只做 3.3 V,可把 L1 降到 1 mH,C5 換 220 μF,整機成本再降 8 %。
需要負電壓?在輸出端加 C? 電荷泵,輕松 -12 V/20 mA,給 RS-232 或運放供電。
深圳三佛科技提供樣品,技術支持!
LP2601以“極簡外圍+全電壓輸入+低待機”在非隔離小功率市場撕開一道口子。本文在官方5 V參考之上,通過“兩顆電阻+一顆電感”的微調,實現3.3 V/5 V/12 V三檔輸出,驗證數據覆蓋效率、紋波、EMI、動態、熱性能,可直接復制到傳感器、智能開關、小家電等量產項目。